供热采暖网 中国建筑节能开展近三十年,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绿色建筑产业方兴未艾,国家级《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已经由国务院发布,未来的十年乃至更久,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产业将蓬勃发展。

示范亮点
>>近零能耗先进主、被动节能技术,寒冷地区的目标建筑能耗低于25kWh/年。
>>被动建筑被动式建筑设计,近零能耗建筑施工工法:墙、窗、遮阳、屋面,热阻、气密性。
>>寒冷地区针对寒冷地区城市典型问题因地制宜进行示范,解决由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空气品质差、交通拥堵等引起的诸多问题。
>>健康建筑强调室内空气品质管理:PM2.5,VOC,CO2,温度,湿度。
>>智能建筑重视ICT技术与用户体验,智能系统终端,WEB技术,增强用户体验,展示节能技术。
板,将无机保温芯材与高温VIP板薄膜通过抽真空封装技术复合而成,属于无机类保温材料,防火等级达到A级。真空层使得材料导热系数仅为常规保温材料的十分之一,质量轻,厚度薄,在同等节能效果时,墙体厚度明显减薄,增加室内使用面积。外墙综合传热系数不高于0.20W/m2k。 <br />
<P> >>采用三玻真空low-e铝包木外窗,内设中置电动百叶遮阳系统,传热系数不高于1.0W/m2k,遮阳系数小于0.2。外窗“内木”结构典雅、温馨,充溢着大自然的韵味,与室内环境和谐统一;“外铝”结构坚固耐久,加强门窗的抗日晒、风吹、雨淋等性能,映衬着科技以人为本的特性。外窗的四密封结构,在空气阻隔胶带和涂层的综合作用下,大幅提高门窗气密、水密及保温性能。内置遮阳系统能够根据室外和室内环境变化,自动升降百叶及调节遮阳角度,在降低空调负荷与利用自然采光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br />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alt=s src=)
可再生能源
>>示范楼夏季制冷采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结合的形式,太阳能槽式集热器可实现全天自动追日,太阳能转化效率可达65%以上。
>>亚洲规模最大的屋顶真空玻璃管中温集热太阳能空调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水蓄热系统共同提供示范楼冬季采暖所需的热量,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可实现“冬季不依靠传统化石能源保证采暖需求,夏季降低一半空调运行能耗”的节能目标。
>>与南立面结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薄膜电池板,为室内公共区域提供照明用电。薄膜电池不仅弱光性好,可自然光发电,工作时间长。而且稳定性好,受温度影响小,高温下仍可发电。
能源系统

末端系统
>>项目秉承科研工作的需要,在水冷多联机、直流无刷风机盘管等高性能空调末端的基础上,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结合新型辐射空调末端进行示范和研究。新风系统采用溶液除湿热回收机组,负责处理室内潜热负荷,房间内分别采用地板辐射和天棚辐射的无风空调系统,负责处理室内显热负荷。
>>由于采用辐射供冷和供暖的热交换形式,不仅空调与采暖用水温度相较传统空调冷冻水温度和热水温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降低,提高系统能效,而且可有效避免常规末端由于冷却和采暖不均带来的温度差异问题,同时降低室内空气流动,限制室内灰尘循环,在保证良好空气品质的同时,实现了建筑室内环境的高舒适度和节能性。

室内空气品质
>>项目集中设置多种新风处理装置,不仅为室内提供新鲜生态空气,还可以有效防治“病态建筑综合症”,清除室内缓释的有害气体,并排出室内各种病菌,提高室内环境健康品质。
>>项目专门设立治理PM2.5的除尘系统,辅助以机组自身的过滤装置,即使在室外空气质量恶劣的环境下,仍可有效控制室内PM2.5浓度,保证室内人员健康。
>>各类机组均具有热回收能力,进风和排风之间进行热交换,回收排风中的余热,有效降低现有空调采暖能耗。
>>所采用的新风设备包括:热泵式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蒸发冷却(干空气能)新风机组,圆形空气处理机组,微瓦级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合式热回收新风机组等。

机电系统调试
>>采用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一期合作成果C适合中国国情的机电系统联合运行调试技术,运用全新调试理念和工作方法,通过完善的过程文件和质量控制体系,保障建筑机电系统的高效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