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免费注册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76-1800 《中国天然气管道网》是中国政企交互型电子招投标领导品牌 进入办公平台


招标公告 招标变更 采招业主会


全项目跟踪 规划施工


明星企业 企业资讯


焦点视点 技术创新
中标公告 废标公告 流标与答疑 拟在建项目 可研环备 产品选型 资质选型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正文
重庆Micro LED项目技术协同市场拓展
公告名称:
重庆Micro LED项目技术协同市场拓展
所属地区:
重庆
发布时间:
2025-09-02
详细内容:

华润正式入主康佳,这将成为国内LED产业链又一次重大“整合布局”。据悉,8月14日晚,康佳发布关于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并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拥有华润背景的邬建军当选康佳新任董事长,并担任康佳法定代表人。康佳正式进入华润时代。

产业链协同,打通LED应用之路

近年来,康佳持续推动从传统家电企业向新型显示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转型升级。其中,重庆Micro LED项目是其未来的关键支撑点。

但是,Micro LED产业并非一片简单的“空白潜力空间”。Micro LED产业至少面临5大竞争压力:第一,包括巨量转移在内的工艺与技术困境;第二,产品初期成本较高与成品率低的问题;第三,Micro LED需应对车载、商用显示、家用巨幕等新型场景,需要全新的市场拓展能力;第四,近五年来Micro LED产业链投资巨大,在2026年前后将进入产能释放高峰期,而市场需求端尚未完全打开,行业将进入相对产能过剩阶段;第五,Micro LED产业研发与产能投入巨大,目前主流产品高度同质化,隐性市场内卷严重。

也就是说,虽然业内普遍认为Micro LED行业前景光明,但成功“上岸”恐怕需要更长的市场磨合与持续投入。时间与资金方面的压力,对于处于转型期、持续亏损的康佳(据康佳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康佳归母净利润亏损3.6亿至5亿元,消费电子业务所处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半导体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尚未实现效益化产出)而言是重大的挑战。而引入华润体系,恰恰能够有效提升这两方面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华润旗下的华润微电子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具备显著竞争优势。其中,华润微的CMOS晶圆可与Micro LED结合发力AR等近眼显示芯片。华润微还拥有氮化镓晶片制造能力,以及华润矽威的LED驱动芯片设计能力,这些都将与Micro LED行业深度结合,推动内嵌驱动的IC-mip封装等新一代新型封装产品的协同开发。

除了技术协同,华润还会为康佳带来市场优势:其一,华润万家零售网络、华润置地地产资源本身就对新型显示存在巨大需求。布局显示终端产业链,可以与华润旗下社会性事业形成良好共振,协同开拓基于显示窗口的下一代AI智慧零售、物业、居住产业链技术与应用。其二,华润的助力也有助于康佳显示和家电产业进入车载应用市场。

华润微近年来持续扩大上游功率器件制造能力,瞄准车载市场和社会能源电力化发展趋势。例如,华润微重庆12英寸晶圆项目总投资额达75.5亿元,形成每月生产3至3.5万片12英寸中高端功率半导体晶圆的能力;深圳润鹏半导体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总投资高达220亿元,聚焦40纳米以上模拟特色工艺,将形成年产48万片12英寸功率芯片的生产能力。

半导体功率器件一方面可与显示、家电产品结合,成为康佳终端产品的上游供应组件;另一方面,依托华润微在车载主机市场的价值网络,也可将康佳的显示制造与家电能力引入车载市场,特别是推动Micro LED新型显示在车载应用领域的发展。

实际上,通过并购提升半导体产业链整体业务能力,是华润系近年来的既定战略:例如2024年,华润集团通过磐石香港斥资116.58亿元收购长电科技22.54%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长电科技是全球第三、中国大陆第一的半导体封测企业。华润历史上在半导体领域的重大收购还包括华科电子、中国华晶、上华科技、中航(重庆)微电子等企业。通过这些并购,华润建立起从晶圆到封装、从硅基到第三代半导体的完整产业链。此次将康佳控股权揽入囊中,再次延伸了华润在显示半导体领域的布局链条。

综上,与华润的整合,使康佳在转型期能够获得更多技术协同、产业成长时间与空间、资本支撑等方面的冗余资源,也让华润半导体业务进一步向应用端延伸,整体构成“链能一体化”的发展布局。

LED行业或在过度竞争与同质化中迎来更多整合

华润入主康佳,虽然大背景更多源于央企整合的国家政策布局,但也恰逢LED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时机。近年来,LED行业大规模并购案例并不少见,例如:

2017年,木林森联合IDG通过成立并购基金的方式,斥资4亿欧元收购全球照明三大厂之一的欧司朗公司的通用照明业务LEDVANCE,上演“蛇吞象”式并购;三安光电2025年8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联合境外投资人Inari以现金2.39亿美元(按2025年7月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17.06亿元)收购Lumileds Holding B.V. 100%股权,后者是全球领先的车载照明供应商。

除了海外布局,国内LED产业并购也风起云涌。2022年底,京东方耗资超20亿元获得华灿光电23.08%的股份,并协议控制26.60%的表决权,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使京东方这家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企业打通了Micro LED上中下游产业链。截至2025年1月31日,海信视像累计向乾照光电投资16.05亿元,持股数量达到2.07亿股,占乾照光电总股本的22.88%,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使海信这家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彩电企业获得了LED产业链上游的技术、产能和话语权。

“整合并购是扩大市场,如海外市场或车载新型应用的重要快捷通道;整合并购也是获得技术和产业能力,特别是上游产业能力的关键手段。”业内人士指出,我国LED产业虽然全球占比超过七成,但行业存在“能力过度分散,参与者过多”“国际市场议价能力低”“重复性同质化竞争和建设严重”“相对产能过剩”等问题,阻碍了行业从“大到强”的转变。

通过资本纽带实现产业资源与能力的整合,特别是在Micro LED新型显示领域推动从“分散”到“龙头集中”的格局调整,将是我国LED产业确立国际强者地位的“关键一役”。――“实际上,这是一种潜在的市场机遇!”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LED行业的历史发展导致产能和企业力量分散,行业缺乏真正的主导者;另一方面,Micro LED技术作为新规则的策源地,天然具有技术与产能的门槛,两者结合为行业头部企业“乘势做大做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窗口。

从这一角度看,华润整合康佳,不仅是对康佳赋能、充当其转型发展的支持者,更具有从更高半导体产业链维度整合LED产业发展与应用格局的意义。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这种整合无论对华润还是LED产业,都只是“刚刚开始”。

目前,LED行业整体处于过度竞争和同质化严重的阶段,结合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美国发起的破坏性贸易战、关税战的负面影响,预计随着Micro LED产能逐渐提升,行业会面临相对产能过剩和新旧产能替代的格局。这样的局面必然导致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出局或被兼并。换言之,LED产业链的整合既是海信、京东方、三安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需要,也是落后者不可避免的命运路径。

综上所述,华润与康佳的协同效应不仅体现在资金与资源整合上,更关键在于产业链的深度互补与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可能对整个LED行业的示范性意义。若双方能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与产能协同上实现高效联动,有望突破当前Micro LED领域的多重困境,打造出一家覆盖上游芯片、中游制造与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新型显示巨头,成为我国LED产业从大到强升级的关键助力。

招标历史
历史中标
江西省[线下][采购公示]南昌铁路局物资采购所数字信号一批的成交通知中标通知
点击进入
历史招标
深圳市医院信息系统外包服务招标通知
点击进入
历史中标
山东新山东泰安交通运输集团新泰公司一般招呼站项目招标通知预中标通知
点击进入
历史招标
河南省义络煤业石籽、米石单一来源招标通知
点击进入
历史中标
上海奉贤支队多功能厅建设项目中标通知
点击进入
历史中标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龙江镇种苗一批公开招标结果公告中标通知
点击进入
历史招标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换热站仪表工程、供热系统等工程、托管运行服务项目招标通知
点击进入
历史招标
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婴儿暖箱等医疗设备招标通知
点击进入
历史招标
河南省博爱县人社局人事档案管理购置设备及办公用品项目询价公告
点击进入
历史中标
北京工商大学科研基地建设项目(分包)采购合同公告中标通知
点击进入
推荐业主单位 更多
 
1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2
大庆油田公司第九采油厂
 
3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4
大庆油田公司采气公司
 
5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
 
6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第五采油厂环保部
 
7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
 
8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9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
 
10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
 
12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
 
14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5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service#cpeee.com
招标大模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入网流程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QQ在线:51311961 QQ交谈
Copyright © 2008-2018  中国天然气管道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载内容及排版格式受版权法保护 严禁转载  
政府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1